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这是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汽车类央企。至此,我国已形成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大企业组成的庞大阵容,并拥有各自独特的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肩负着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任。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1953年奠基,1956年建成投产并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CA10(解放牌),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小轿车和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一汽的建成,可以说开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先河。
中国一汽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五大生产基地,构建了全球化研发布局,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捷达、丰田等合资品牌,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等,累计产销汽车超过6200万辆,2024年,中国一汽整车销量突破320万辆,营业收入5550.1亿元。
中国一汽的注册资本为354亿元,业务覆盖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租赁、出行、金融、进出口、物流、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
红旗作为中国唯一承载国家符号的汽车品牌,其政治象征意义远超商业属性。长期以来,红旗汽车都作为国宾车和阅兵用车,拥有极高认可度。同时,一汽红旗也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独立制造大排量多缸数发动机的厂家之一。
2023年,由一汽自主设计的国内首款V型12缸直喷增压(V12TD)发动机在一汽研发总院整车开发院试制部成功试制下线TD发动机基于代号CA12GV的自然吸气V12发动机而来,V12TD最大功率762马力,最大扭矩1100牛米,参数相比此前的版本提升巨大,未来将配合混动系统匹配整车应用。据中国一汽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中国一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获得专利授权12728件。“目前,中国一汽新能源车型上的电驱系统、空气弹簧、减震器、线控转向器等核心系统和零部件基本做到了100%的国产化。”
除了民用车之外,中国一汽在商用车领域也十分具有建树。一汽解放是国内专业生产商用车(卡车)的企业之一,生产车型涵盖重型、中型、轻型卡车、客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零部件,拥有从毛坯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从关键大总成到整车的完整制造体系。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牵引、载货、自卸、专用、公路客运、公交客运等各个细分市场。截至2024年,一汽解放已在全国战略布局了长春、青岛、广汉、柳州、佛山5大整车生产基地,达成了41.8万辆/年的总产能规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汽解放总资产为727.49亿元,同比增加6.85%;2024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为585.81亿元,实现整车销售25.11万辆,同比增长3.90%,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0%以上。
旗下的锡柴(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拥有13L、15L、16L等多款大排量发动机,动力参数及燃油经济性都表现优异。以16升锡柴CA6SX1-60E61N发动机为例,最大马力可达600马力,可输出最大扭矩为2800牛米,具备10万公里长换油周期。
除了传统汽车行业外,一汽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中国一汽于2023年启动飞行汽车研发工作。2025年6月13日中国一汽与深圳市大鹏新区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一汽旗翼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测试及未来运营。其首款验证产品命名为“红旗天辇1号”,该产品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陆行体+飞行体),具备垂直起降能力。根据官方数据,其空中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最高飞行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该原型车已在2025年上海车展及香港车展亮相,并计划于年内完成首次飞行测试。根据其公布的时间表,红旗飞行汽车首款产品计划于2029年正式推出,并设定2035年实现商业化载人飞行的目标。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1975年,第一辆东风EQ240越野车下线年,东风汽车第50万辆汽车下线年,第一批“富康”轿车试装下线,东风轿车项目落地。建厂50多年来,东风汽车累计产销汽车近6000万辆,其中2024年销售汽车248万辆,同比增长2.5%;终端交付256万辆,同比增长4.8%。
东风汽车注册资本156亿元,主要产品覆盖豪华、高档、中档和经济型各区隔,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军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出行服务、汽车金融等。旗下拥有东风汽车、岚图汽车、猛士、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英菲尼迪、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在商用车领域,拥有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商用车业务公司。
东风汽车自2023年下半年起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27家直管单位整合优化为6个事业群,形成“4+2”(自主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金融和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两个合资品牌)业务版图。深度整合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自主乘用车品牌制造与营销资源,组建商用车事业部、零部件事业部,统筹集团商用车与零部件事业战略规划与资源调配,组建金融事业分部,构建乘商产融协同新机制。
在研发体系上,东风汽车构建“1+N”(研发总院+13家研发机构)研发体系,紧抓基础性、共性与前瞻性研发主动权,深挖平台化、模块化研发潜力,实现降本增效。
在新能源领域,布局3个乘用车与商用车新能源专属平台,前瞻布局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打造三大氢动力平台产品。同时,东风汽车还完成电池、电机、电控产业化和近地化布局,掌握了商用车“龙擎”和乘用车“马赫”绿色低碳动力品牌。在新能源技术核心领域,东风汽车实现电池、电驱、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已建成22GWh电芯、5000套氢燃料电池中试生产能力、100万套电驱、42万套自主控制器、70万套IGBT生产能力。无人驾驶乘商产品均达到L4级水平,在雄安等全国30多个城市示范和商业化运营。
东风汽车自主高端纯电动品牌“岚图”,定位于高端新能源汽车,车型包揽MPV、SUV及轿车等,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今年以来,东风汽车推进新能源转型,整体经营呈现销量逐月回升,新能源和自主品牌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岚图汽车公布,7月共交付新车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上涨21%,实现了连续六个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月的销量增长。今年前七个月,岚图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68263辆,同比增幅88%。
在东风岚图智慧工厂,通过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可实现118秒下线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轿车、MPV、SUV等多种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目前,东风汽车以“新能源+智能化”为核心,完成从“合资依赖”向“自主主导”、从“燃油车为主”向“新能源为主”的转型,构建了覆盖豪华到经济型、乘用到商用、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全栈式汽车产业生态。东风汽车有关负责人介绍,东风汽车立足产业战略定位,聚焦核心竞争力,把握转型升级历史机遇,以技术领先带动产品竞争力提升。
7月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在三大央企中,新长安的注册资本超过东风汽车集团的156亿元,次于一汽集团的354亿元。新长安拥有117家子公司、资产总额3087亿元、约11万从业人员的坚实基础,主要经营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金融、摩托车等领域。
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06/9117639_682bdd5d-4724-40af-a22c-c3c88318cf75.jpg />
长安汽车拥有阿维塔、深蓝、长安启辰、长安汽车及长安凯程等多个自主品牌,此外还有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商用车领域,长安凯程主攻轻型商用车,此外还有一个长安跨越,主营业务也是轻型商用车。作为国内的老牌车企,除了上述的一些合资品牌外,长安还与沃尔沃、铃木、标致雪铁龙等车企进行过合作,不管是汽车质量还是造车技术,长安汽车相比两位“老大哥”也不遑多让,可以说造车的底子十分牢固。
今年上半年,长安总营收1469亿元,累计销量为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创近8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累计销量为115.06万辆,同比增长2.61%;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而长安汽车今年全年目标是汽车销量达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在7月30日重庆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长安汽车表示战略定位及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到2030年,努力达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进一步提升平台通用化率,主流平台年产销规模达百万辆级。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新长安整车的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但新长安体系化能力有很大变化,这对规模、效益、效率提出新的要求,包括整车、零部件、物流、商贸、金融、新兴产业业务形成未来战略业务,全部推向海外。
对于未来的发展之路,朱华荣表示,集团将跟踪数字能源、电池回收等产业发展机遇,探索商业化及规模化路径。同时,围绕智驾、底盘、智舱等核心技术,持续打造安全、聪慧、矫健的天枢智能技术品牌。打造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体验感知等创新业务。未来五年,中国长安汽车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此外,中国长安汽车将拓展无人驾驶商业运营、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泛出行等新兴业务,持续加强与斯特兰蒂斯、福特、马自达等全球整车企业合作。
我国的汽车产业从跟随外资企业“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质变,三大汽车央企的战略布局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路线。纵观三家造车央企,可以看出各家车企的布局虽然有所区别,但都是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着力打造“高新精尖”的产品特征,同时在反对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向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引领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的转型。(朋月)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